当孩子说“妈妈,我想再玩10分钟”,这两种回答伤孩子最深(你会怎样回答呢?)

去姐姐家里玩,饭后大家都去收拾碗筷的时候,外甥很自然地拿起手机玩游戏。

等我们聊完天准备回家,姐姐才突然发现,孩子已经在卧室玩了很久了。于是她大声喊道,别玩了,把手机给我!

外甥却一边玩一边回道,我玩完这一局,就十分钟。

我姐脾气瞬间就上来了,不由分说走过去,一把抢下手机,对着外甥劈头盖脸就是一顿骂。

外甥横眼瞪着地面,憋着一肚子怒气,坐在床边不吭声。

其实我们知道,姐姐之所以这么气急败坏,是因为外甥经常说“再玩10分钟”,但十分钟过后,他又推脱:“再玩这一局。”

这样的事情发生多了,姐姐自然就没有耐心了。

姐姐这样的方法,虽然简单粗暴奏效,但若长期下去,只怕孩子还没到青春期,她就完全管不住了,孩子会叛逆严重。

对于孩子玩手机,很多父母都感到头疼,有没有好的方法,能让孩子自律,自觉控制好玩手机的时间呢?

当孩子说“妈妈,我想再玩10分钟”,这两种回答伤孩子最深(你会怎样回答呢?)

一:“妈妈,我想再玩10分钟”,这两种回答伤孩子最深

对于孩子无节制地玩耍,我们通常会有两种回答。这两种回答,其实伤害孩子最深。

①第一种,直接夺走手机说“不行”

很多父母脾气一上来,下意识的反应都跟我姐一样,直接夺走手机,然后大声呵斥、指责或者滔滔不绝讲道理。

孩子怎么就不明白我们的苦心呢?他的作业做完了吗?眼睛不痛吗?就只知道玩,不学习了吗?

一想到这些,我们就气不打一处来,发脾气在所难免。

《全脑教养法》一书讲到,当我们用权威让孩子服从时,会触发孩子的下层大脑,愤怒和不公平的感觉就会充斥在他的大脑中。

外甥虽然默不作声,但他的脑海里,绝不会这么认为:“妈妈骂得太对了,我真后悔,我不应该这么做的。”

他想的多半是:“凭什么?我就玩一会儿手机你都这么激动,我同学经常在家玩,也没有什么啊,再说平时你在家也没少玩手机,我也没说你啊。你就是不喜欢我。”

这样的想法积累多了,情绪得不到疏解,孩子就会缺乏对负面情绪的感知力。当他以后出现负面情绪时,往往是感觉到无助、惊慌或者羞耻。

孩子长大后,也很难发展出共情能力。而且在负面情绪的影响下,他很容易出现逆反心理或者是自暴自弃的心理。

不用到青春期,这样的孩子便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②第二种,妥协说“好吧,待会记得给我啊”

当孩子说出我继续玩十分钟的时候,我们常常在下意识中会有另外一种选择:妥协。

我们会犹豫一下,但最终还是回答:“好吧,再玩十分钟就不能玩了。”

但是,经常这样做的妈妈,有没有一种感觉:孩子往往很难履行自己的约定?等你去收手机的时候,时间可能已经过了半小时了。

这是因为,我们经常妥协,其实就是告诉孩子:“你还没有触及到我的原则和底线。”

孩子在一次次地试探中了解到,原来妈妈制定的规则可以打破,可以不遵守。这样孩子很难在内心建立对规则的敬畏,也会慢慢失去规则意识。

《自我觉醒,给孩子最好的原生家庭》一书提到,如果孩子在试探界限的时候,父母并没有明确的态度,或者一再后退,孩子就会不断越界。

没有规则意识的孩子,在未来的人生中很难按照正确的路线发展。正因为没有规则,他才会迷茫、没有方向和缺乏自控力。

当孩子说“妈妈,我想再玩10分钟”,这两种回答伤孩子最深(你会怎样回答呢?)

二:我们可以这样帮孩子

孩子的大脑,发育不成熟,在面对好玩的手机游戏和动画片的时候,很难自己控制时间,这时候就需要我们来帮助。

①设定规则

随着孩子的成长,我们需要给孩子灌输一些规则意识。日常生活的小事,就是最好的教学场景。

在孩子要玩手机前,我们就要和孩子约定好,比如手机只能玩30分钟,30分钟后孩子要自己主动将手机收起来。

如果超过了30分钟的限制,那么就要接受“惩罚”。惩罚不是打或骂,且一定要在孩子也同意的情况下执行。

比如孩子违规一次,那就2天内不可以再玩手机,或者下次再玩时,就得缩短看手机的时间。

一旦制定了规则,我们一定不能让步,不要心想着“这次就算了吧”,而要坚定地执行。因为若孩子知道,规则是可以打破的,那么下次,他还会抱有侥幸心理

而若你的态度是和善而坚定的,那孩子就会知道,不管怎样都得遵守规则,他也就会自觉起来。

如果孩子对时间没概念,那我们可以和他一起践行规则。比如提前提醒他:“还有十分钟哦。”到了时间后,主动收走手机。

规则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孩子刚开始肯定会不停地试探你的底线,但你若坚定,时间长了,自然会收获一个守规则又懂事的孩子。

②帮孩子培养自控力

如果孩子有自控力,那么妈妈就无需担心孩子玩手机的事情,因为玩手机只是他暂时的消遣而已,他有足够的能力控制玩游戏的时间。

那么如何帮助孩子培养自控力呢?

●孩子承担逻辑后果

《正面管教》提到一个词——逻辑后果。就是孩子做某个决定,他要承担这个决定带来的后果。

孩子要玩手机,那让他自己决定玩多长时间。但你要告诉他,在某个时间点,必须洗漱及关灯睡觉。

如果孩子玩游戏晚了,他的作业没完成,就得承受错误决定的后果,比如迟到、挨老师批评等。

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孩子从逻辑后果中学习到的,远比父母不停讲道理来的多。

●培养孩子的积极性

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研究发现,当孩子相信自己差劲时,他们便会认为犯错误是因为自己能力差,所以只能认命;相比之下,当孩子相信自己能行时,他们就会把注意力集中在努力上。

卡罗尔·德韦克把后者称为“成长心态”。

若想要孩子拥有“成长心态”,我们就需要将日常的话语,从简单的赞扬和指责,改变为对孩子具体做法的鼓励。比如:

“我看到你考前每天都努力复习,还认真做笔记,所以这次你考得很不错。”

“你玩手机,到时间就自己放下了,都没用我来提醒你,我很喜欢你这样。”

“你本来还想玩一局游戏,但看了时间发现只有几分钟了,所以你选择玩别的。我很欣赏你这样做计划。”

通过这样鼓励的话语,孩子逐渐就培养出了“成长心态”,做事更加有积极性,也有了自控力。

当孩子再玩手机时,我们也就不需要担心了。

当孩子说“妈妈,我再玩十分钟”,你会怎样回答呢?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儿童成长

初三学生厌学不想上学怎么办,家长试试这个教育方法!

2023-5-6 14:10:32

儿童成长

为什么要带孩子去旅行?明白之后让孩子一生受益

2023-5-6 23:25:24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