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影《满江红》热映,河南省周口市的岳忠武祠景点前排起了抽打秦桧雕像的长队。有的游客甚至一边大喊“还我河山”,一边强行掀起铁板砸打秦桧跪像。
这样的行为固然表达了敬仰英雄、仇恨奸佞之情,但更多是情绪宣泄,还可能造成景区设施、文物等公共财产的损坏,其背后反映出游客社会公德的缺失。
旅行需要遵守社会公德,也能培育道德素养。如今,我国新冠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人们享受一场安全、欢乐的家庭旅行更加有保障。父母何不趁此机会让道德教育发生在旅行路上,让优良品德铭刻在孩子心中?
为什么家庭旅行具备开展德育的价值呢?
从家庭角度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旅行中的言传身教是间接德育的重要方式。友善的相处方式、遵守规则的文明旅游行为都能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引导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养成道德习惯。
此外,家庭旅行能化解传统德育的诸多问题。简单的道德说教对孩子来说难以入耳、入心,而且当前的德育过于关注传授道德知识,忽视让孩子亲身参与道德实践,“知道”与“做到”之间存在断裂。
曾经,人们认为学习是“脖子以上的事情”,而近年来兴起的具身认知理论则指出,身体和环境对学习非常重要。也就是说孩子的亲身体验是学习的重要途径,而旅行正是一项需要孩子全身心投入的活动。
最后,家庭旅行为德育提供更为丰富的资源。德育素材更为丰富,人文景点、自然景观等皆可成为德育资源;德育方式更为丰富,摈弃枯燥的道德说教,孩子可以通过身临其境的方式获得直接经验;德育主题更为丰富,爱国意识、责任意识、公民素养等多重价值的培养,在家庭旅行的过程中都大有可为。
那么,父母应该怎么做呢?基于前面的分析,可以尝试从旅行的全过程进行设计。
在旅行前,全家可以商定由孩子作为此次出行的总设计师。一方面,有利于激发孩子参与家庭事务的内在动力和责任感;另一方面,也是一次良好的感恩教育机会。
生活中,有不少父母抱怨孩子不知感恩,但这恰恰源于父母管得太多,以爱孩子的名义剥夺了孩子负责任的权利。
实际上,孩子没有参与就不会负责,自然将父母的付出视作理所应当,因而学不会感恩。父母引导孩子参与到家庭事务中来,正是培养孩子感恩之心的第一步。
具体到旅行攻略的设计,父母可以和孩子共同选择旅行主题,如弘扬爱国精神的红色之旅、珍视自然生态的绿色之旅、社会文化的精神之旅、生活劳动的体验之旅等。旅行线路同样需要进行巧妙设计,重视动手实践的环节。
在旅行中,父母可于各环节适时开展教育活动。关键在于让孩子参与到真实的道德情境中,经历和感受真实的道德冲突,做出自身的道德选择,从而增强道德意识和道德判断力。
例如,父母可以在高铁上和孩子探讨“熊孩子”的问题;遇到有人违规投喂动物时,和孩子探讨能不能这样做、要不要制止他人等问题。
在旅行后,父母可以鼓励孩子以多种形式进行总结反思,例如撰写游记、拍摄视频。父母和孩子一起回顾旅途中的收获,将接受的道德观念逐步内化为道德习惯,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
总而言之,旅行延伸了家庭德育的空间,是开展德育的重要场所和优良时机。
父母只有运用智慧,才能让品德培养既发生在旅行路上,又镌刻于孩子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