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花糖爸爸的真情导读
我是锦平,
是动画导演、自由画家……
我最重要的身份是花糖的爸爸。
《我爱便便》是送给花糖们成长的纪念,
也是我作为父亲成长的领悟。
父母这个职业,没经过考核就得直接上岗。
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
我和万千父母一样,
有很多困惑。
在花糖的成长过程中,
我学习到了怎样做一名父亲。
孩子的成长没有对错,只有快慢。
《我爱便便》讲述的是我们家花糖在幼儿园发生的、真实的 “便便门”事件。
绘本里呈现的只是真实生活的一小部分,事实是花糖刚开始玩便便时,我并不以为然,然而顺其自然的后果是同学告状、老师投诉……我想我必须重视起来,可是……
面对一个5岁的孩子,我该怎样说他才会听?
我不会对孩子进行体罚,因为花糖的爷爷没有体罚过我,我喜欢唠叨教育法。
针对“便便门”事件,我每天对小花糖进行唠叨教育法,但收效甚微。
我困惑他在想什么——
关于便便,到底是大人小题大做还是小孩明知故犯?
我时常去幼儿园,看着一屋子的孩子打打闹闹,心里更多的是羡慕,忧心他们长得太快,留不住无忧无虑的时光。
花糖经常被罚站,我没有安慰过他,也没有责备过他,我会问他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能不能告诉我?
他会给我讲怎么回事。他自己知道对在哪儿、错在哪儿。我告诉他大人也会犯错,没有人能永远正确。
慢慢来,我会陪他长大。
大人是长大的小朋友。
在不知道拿花糖怎么办的时候,我回忆起了自己的童年,关于便便,我有着满满的回忆:破旧不堪的茅房,发生在里面的一个个小故事……那是我们那代人的记忆。
记得上小学时,我会精心收集班上的粉笔头儿,然后在茅房蹲位的水泥隔墙上随心所欲地用粉笔“创作”。现在想来,茅房也许是我的第一间画室。如今,在曾经茅房所在的那片地上是“漂亮”的商品房。
拾起那些本已丢失的记忆,我的心豁然开朗起来。我决定把花糖的“便便门”事件用画笔记录出来,于是就有了这本《我爱便便》。作为爸爸,我会陪他经历成长中的一个个问题,我会记录下来、画下来,当他自己会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时候,说明他长大了,我该放手了。
孩子是父母手中的风筝。
今年早春二月,我和花糖去我俩的秘密基地放风筝。之前一直没有放飞的风筝,这回竟然被轻松地放上了天。
我望着飞远的风筝一声叹息——
可惜风筝线短了些。
如果风筝线长些呢?它就会自己飞了。
然后呢?
我会想它。
再然后呢?
我把手里的风筝线交给花糖,他拽着线朝远处跑,没跑多久,我又追上去大喊:远离电线杆!收线!
风筝徐徐落在远处的河坝下,风筝好好的,线越理越乱。
“看见没,再后来就这样子了。”我说。
“哈哈哈!”花糖傻傻地笑起来。
每天,孩子用丢三落四、口是心非、明知故犯……来挑战这个复杂的世界,触碰大人的底线,像牛虻一样鲁莽而勇敢,像唐吉诃德那样心怀骑士。
孩子一天天地长大,当他蜕变成大人的时候,也许会忘记曾经牛虻和唐吉诃德的岁月,也许会有许多的身不由己,但是在他心里的某个角落,那些美好与童趣还保存良好。
作为父母,我们在孩子的成长中学习如何做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更需要自我教育。这是一场无止境的修行。
作者:锦平,原名胡锦平。
曾在上海美术电影美术制片厂担任动画导演十余年。
代表作有《我为歌狂》’《BRAVO东东》,《孝女曹娥》。
现为自由漫画家,正在创作长篇《花糖先生》系列爱画。 2016年入围“张乐平绘本奖”。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