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 查看作者
    • 认识中国历史的绘本故事:故事中国·兵马俑

      本文语音阅读 播音源:Aitong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这是唐朝大文学家杜牧,描绘秦朝恢宏气势的著名诗句。当我们看到秦始皇兵马俑时,不仅感叹这种描写恰如其分。

            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兵马俑,是一支在世界上从未出现过的庞大地下军阵。他们如真人般大小,衣甲完整,骑、步、弩、兵,俱全,完全按战斗队列排列,栩栩如生。

           这个庞大的地下军阵,向人们展示着秦帝国当年的强盛,以及2000年前雕塑艺术所达到的高度。

      认识中国历史的绘本故事:故事中国·兵马俑 第1张

           今天我们跟着小明对兵马俑一探究竟。

           小明第一次去博物馆,就被秦始皇兵马俑展迷住了。这些真人大小的陶俑被埋葬在秦陵中两千多年,直到1974年才被发现。

           秦始皇陵仿照秦朝都城咸阳的布局建造,分为内外两城。内城陵冢高76米,尚未被发掘。

           兵马俑在外城,有三个俑坑,总数估计超过8000件。

      认识中国历史的绘本故事:故事中国·兵马俑 第2张

           一号坑,步兵俑们头包发巾,身穿铠甲,下着短裤,腿部绑着布条或牛皮做成的裹腿。步兵俑是出土数量最多的陶俑。他们的表情或忠诚,或认真,或渴望,或悲伤,被称为“千人千面”。据说,每个陶俑都是以一名真实的将士为模特铸造出来的。

           二号坑有陶俑1300多件,其中116件骑兵俑,骑兵俑们一手牵马,一手持弓,组成了一支完整的骑兵部队。334件射手俑以战斗队形排成两排的小方阵。

      认识中国历史的绘本故事:故事中国·兵马俑 第3张

           目前已出土“舞乐俑”逾30件,神态各异,大多裸露着上身。还有一些文管埇,文官俑腰部的右侧挂着小刀和袋囊,小刀用来刮掉竹简上的错字,袋囊里装着用来磨刀的磨石。

           秦俑丰富而生动地塑造了多种具有一定性格的人物形象。其风格浑厚、洗练,富于感人的艺术魅力,是中国古代塑造艺术臻于成熟的标志。它既继承了战国以来中国的陶塑传统,又为唐代塑造艺术的繁荣奠定了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认识中国历史的绘本故事:故事中国·兵马俑 第4张

           兵马俑方阵中不仅有俑,还有战车和战马。

           一号坑中出土战车逾40乘,二号坑中出土一个由64乘战车组成的方阵,三号坑中出土一乘指挥车。

           兵马俑坑中的每乘战车前都驾有四匹陶马,陶马与秦始皇帝陵园内马厩坑出土的真马的体长、身高、身躯各部分的比例等基本相同。

           2号铜车马全长3.17米,高1.062米,由3462个大小相同的青铜、黄金、白银打造的零部件组装而成,被誉为“青铜之冠”。

      认识中国历史的绘本故事:故事中国·兵马俑 第5张

           兵马俑被誉为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人们相信作为被兵马俑捍卫的秦陵很可能还埋藏着更丰富更令人震撼的信息,这是一笔考古和艺术价值,无法估量的地下财富。

           但更重要的财富绝不是这些陶俑的丰富和精美,而是通过这些深埋地下的兵马俑,遥想两千年前,那个强大而短命的帝国。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诗经·秦风·无衣》

      浙江·杭州
    • 1
    • 0
    • 0
    • 988
    • admin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单栏布局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