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语音阅读 播音源:Aitong
1894年,朝鲜爆发了一场农民战争。
半个世纪后,朝鲜作家朴泰源决心把这一段波瘌壮阔、可歌可泣的历史“再现”出来。
一旦下定了决心,朴泰源就夜以继日地牤碌起来。他的工作节奏是那么快,而且常常通宵达旦。也许是由于他太过于折磨自己的眼睛了渐渐地,他的眼睛突然像蒙上了一层什么,视力急剧下降。医生告诉他他患的是双眼视神经萎缩和色素性视网膜炎,并劝他该停下手中的工作,休息、检查、治疗。
专家的劝告,一些好心人的莤意关怀,朴泰源都很感激,而且也反反复复地想过,但他却怎么也放不下手中写着的书,他觉得自己不能让工作半途而废。他决心争分夺秒地和黑暗来临之前的时间比赛。
朴泰源的祝力越降越低,不幸的时刻终于来临了。
天,他正在洒满阳光的书房里专心整理资料,突然感到眼前一片黑暗。他惊奇地问妻子:“亲爱的,怎么突然天黑了?”妻子没有回答,她抑制着自己的哭声,她心里明白,她亲爱的丈夫此刻已完全失明了,她等待着,等待着奇迹发生:一瞬间丈夫会突然重见光明,她希望眼前的一切都是假象。桌上的闹钟在滴答滴答往前赶,什么奇迹也没发生。
朴泰源说话了:“亲爱的,太阳躲进了我心中,跳进我脑中了,我远在光明之中妻子完全能够养活他,单位也同意承担他将来的全部生活费。可朴泰源偏要和自己过不去。他还要继续写书,他开始了一场与厄运的搏斗。
他请人倣了一块大刂和稿纸差不多的硬纸板,在板上刻下横的竖的空格,装上能固定稿纸的夹子。朴泰源利用自己“发明”的这个工具,又开始了写作生活。
妻子每天早晨上班之前,给他准备好纸和笔,晚上回来帮他校对誊清当天的手稿,然后念给他听。妻子一边念,一边按着他的要求进行修改,直到他完全满意为止。
可是,命运再一次跟他过意不去。1975年,正当他在艰难中坚持创作的时候,身体的左半边瘫痪了,不久右半边也完全麻木不能转动了授着双手也不听使唤了,只剩下一张能说话的躇。他没有向命运屈服,继续他的创作。
他靜静地躺在床上,嘴里一字一句地念着小说的情节,让别人i下来。看到他艰难、痛苦的样子,身边的人都替他感到难过,他却常常安慰他们:“不要难过,疾病给我留下的时间不多了。别人过一秒,对我来说,等于过十年,只要我能争取这一秒一秒的时间,让它来帮助完成我的事业,我就很幸福了。”不知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长篇巨著午农民战争》的第一卷终于在1977年4月出版了。又经过异常艰苦的三年多时间,小说的第二卷也脱稿出版了。朝鲜政府为此授予他兩枚国旗一级勋章,并称營他为“朝鲜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对他的拼搏奋斗精神,对他在朝鲜文学事业上作岀的突岀贡献,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励志智慧
一分辛劳一分收获。”只有克服异常艰苦的环境,才能作出杰出的成绩。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