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上说,特別小的宝宝是用触觉来感知和认识这个世界的,所以,小婴儿经常咬咬这儿,咬咬那儿,来探索这个世界。等到大一点,上幼儿园了,应该就不这样了吧。
但是,由于幼儿生理心理发肓还不成熟,还不能控制好自己的行为,在幼儿园小班,一着急就咬人或打人的小朋友还是不少见的。
今日荐书《爱咬咬的小老鼠》
小老鼠喜欢咬东西,有一天在幼儿园,他情急之下咬了小老虎、小河马和小章鱼。妈妈告诉他被咬会很疼,这样就没有小朋友愿意跟他玩了。
晚上睡觉时,小老鼠被蚊子咬了一口,他觉得好疼好痒,决定改掉咬人(东西)的坏习惯。
咬东西咬人是有些孩子在不经意间做出的行为,因为四肢能力有限,孩子往往借助嘴来帮助实现他们获取东西的方式,其实他们并非出自恶意,只要对孩子加以劝导,这个毛病很容易纠正。就像故事里的小老鼠一样,只是情急之下,没有控制好自己的行为。只有当他自己理解和意识到,咬人不好,咬人会给别人带来危害,或者自己也不想被咬,不想没有朋友,才能慢慢改掉这样的习惯。
《幼儿园,我来了》系列绘本是为中国孩子量身打造的接地气的幼儿园入学准备绘本,送给即将走进和刚刚走进幼儿园的孩子们,让孩子和家长轻松了解幼儿园,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学会管理个人物品,表达诉求,自我保护与交往礼仪。
动画绘本依托拟人形象创设情境展开故事,配合以活泼生动、夸张鲜明的绘画,相关教育及认知内容,可以卓有成效地传递给孩子,给予他们有益的帮助。
《爱咬咬的小老鼠》选取了小老鼠来做这个故寧的主角,因为小老鼠这种动物爱咬咬,这是它的动物属性。把小老鼠的这种动物属性和小孩子情急之下咬人的行为结合起来很有趣。另外,小老鼠小小的,也很像小小的小班孩子,小朋友们容易认同这祥的角色,代入这样的角色,理解到小老鼠的所思、所想,从而真切了解到咬人行为的不好。
不管怎样,咬人和被咬都不是好事情。控制自己的行为,也是一种成长,这需要老师、 家长耐心的教育和帮助。
希望在孩子重要的成长阶段,有书相伴,有家长老师的陪伴,让孩子充满自信,轻松迈出人生这重要的一步,度过愉快的幼儿园时光。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