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亲子乐园今天给孩子们分享《哈利去医院》美国心理学会为3-6岁儿童量身打造,孩子生病了怎么办?
我强烈推荐这本书!
哈利病了,必须去医院。
可他从来没去过那里,他觉得很害怕!
医院里有很多不认识的人,他要接受静脉
点滴,他还必须在陌生的环境里过夜。
但是,在爸爸妈妈的安慰、医护人员的帮助,特别是他的毛绒玩具兔子巴尼的陪伴下,
哈利最终了解到,
医院其实并不是那么可怕的地方。
《哈利去医院》正是想父母之所想。在医院就诊时,孩子对他们即将面临的状况可能提出问题,感到恐惧。对孩子的这些不安,在这本书里,作者博尼特博士用引人入胜的情节和翔实的表达方式一一给出了解答。
这本书鼓励孩子探索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的想法。
对于一个处在(医院这样)陌生环境里的孩子,这个在医院里发生的故事,能从小朋友的角度,回答他(她)的问题,平复其内心的恐惧。
我们来看《哈利去医院》给我们提供了什么样的妙招?
● 哈利的妈妈请医生先给哈利最喜欢的毛绒玩具做检查,就像哈利的儿科家庭医生经常做的那样。这使哈利感觉更加“像在家里”。即使一句“哎呀,我们刚才该请医生给巴尼也做个检查”,也能传递给孩子信息,让他(她)感觉到您的同情和关心。
● 放松和想象,《哈利去医院》静脉点滴的时候,医生示意哈利的妈妈给他讲一个故事。哈利闭上眼睛,妈妈给他详细描述了夏天他们在海边度假的经历。妈妈讲故事的时候,哈利想象着那翻滚的海浪、炙热的太阳、翱翔的海鸥,还有湿湿的沙子。
故事让孩子放松,这会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尤其是当故事里包含生动和愉悦的感受的时候。
●“角色扮演”疗法,医院里的儿童生活护理员艾丽来探望哈利,并邀请他玩过家家的医院玩具。对孩子来说,能成为可以用听诊器和注射器的人,是多么令人兴奋的一件事情!
角色扮演游戏能够很好地帮助孩子忘掉恐惧,让孩子主动控制形势,而不只是被动地接受痛苦的治疗。游戏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获得掌控的感觉。
如果您也参与游戏,请主动扮演病人,当孩子很开心地给您静脉点滴的时候,配合他(她),做出害怕、退缩和哭泣的样子。对于那些令人感到恐惧或痛苦的经历,如果能发现其有趣幽默的一面,我们会感觉好很多。
当孩子在医院里面对这一切的时候,您应该为他(她)提供重要的支持。如果在去急诊室或住院之前,您有机会读到这本书,您和您的孩子就可以提前知道,并讨论即将等待你们去经历的那一切。知识就是力量,当我们和孩子一起预设和重述将要面对的事情的时候,会让孩子感觉不是那么脆弱。
总之,希望《哈利去医院》可以帮助到您和孩子!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