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童话的奥妙是“万物有情”,小石狮、兔儿爷、树神、灶神、京剧猫……一切事物变得热闹又和气,这就是我想要给孩子的童话世界。
——熊亮
熊亮先生2018年入围儿童文学领域里有“小诺贝尔奖”之称的国际安徒生奖插画奖的五人短名单。他提出“纸上戏剧”的创作概念,那就是在绘本立意上根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和东方哲学;在画面上注重线条和墨色感;但结构和语言表达却不受传统束缚,现代、简练、纯真,有着独特的幽默感和诗意。
这样的绘本能轻易被孩子、甚至不同文化的读者理解,极富情感表现力。
那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一折“兔儿爷”吧!
欣赏戏剧的结构,美术,念白,寓意,这不仅是可以提高审美的娱乐,也是帮助孩子理解和掌握逻辑与情感,提高表达能力的功课哦!
我是一只住在月亮上的兔儿爷,那儿有一棵美丽的桂花树,树上总是开满了小花。每一天,我都在树下捣药。
熊亮为我们描述了一个非常美丽的画面,在这个舞台上有月亮,有桂花树,还在开花呢,当然也有兔儿爷。这是个非常中国的想象,就这样静静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一点都不突兀,还非常轻快呢。
当然,对于这一切,我也不是很清楚。事实上,这些都是我从说明书上看来的。
视线开始转到“兔儿爷”身上,这个传统的风俗物件有了灵魂:脸蛋上白里透红,小三瓣嘴只剩下了1条线,两个细长白耳朵尤其突出,好像2只威武的翎子,再加上朱红的袍,古铜色的披风和头盔,让萌萌的“兔儿爷”更加了很多飒爽英姿的气势。
主角出场,故事开始了…
不过,我知道等到中秋节的那一天,我就会被当做礼物送给一个孩子。
当然了,也会有一个孩子热切地盼望着我的到来。每一个兔儿爷都会属于一个孩子。
关系开始建立——“兔儿爷”和“一个孩子”。
情感也做了交代——“热切的盼望”。
情感的表述对孩子来说是非常抽象的,但是也许可以从下面的故事中,让孩子体会一下“热切的盼望”是什么吧?
每一个盒子上都贴着一张小纸片,上面写着要送到的地址。“石狮子胡同7号”。那就是我的家呀!
可是,突然刮来一阵风。
我的地址条被吹走了…
剧情出现了转折,戏剧的冲突就来了。小朋友们,在你们如常的生活中,有没有出现过小插曲或者意料之外的事情呢?
还能不能想起来,或者能不能表述出来呢?
那会是一个很精彩的“故事”哦!
现实的困境是这样的:
我仍然被装在盒子里,放在无人问津的阁楼上。就这样过了很久很久。
心理的困境是这样的:
我心里多么失望啊!
他心里多么失望啊!
那么接下来怎么办呢?
“我应该去找他!”我捅破了纸盒。
冲突被解决,新的叙事线索出现。
我推开了一扇红色的门,走下一级又一级的台阶。
穿过一个安静的大厅。
走过黎明时分空旷的街道。
故事继续推进。
“啊!找到了!”
熊亮绘本的方式是探索世界。让孩子与世界建立联系的方式,不是经验的直接告知,而是慢慢摸索去了解世界。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